找到相关内容1320篇,用时3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提倡人间佛教圆修世出世法

      我们佛教以慈悲为根本,发菩提心,其归趣在利他。《法华经》中讲说的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、寻声救苦的事迹,应成为我们佛子的榜样。《楞严经》中说的:"自未,先度人者,菩萨发心",是菩萨利他的行愿,《本生经》里说到菩萨在三大阿僧祗劫中,为众生,不惜财物,不惜身命,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。这对那些只求自利的人来说,应是当头棒喝。   抗日战争期间,太虚大师从南洋访问归来时说:&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0042955.html
  • 悲智双修的法坤法师

    事业及社会公益奉献一生。 她创办了安老院,让无依无靠的老人在晚年时有一处栖身之所,体现了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;她兴建了大悲中心,让儿童、青少年有个健康的活动场所,并借此听闻佛法,种下因缘,更是佛教...深深体会到佛陀的教诲:生命是无常的,弟子们应当精进,自度人。 法坤法师四十多年来所做的这些利生事业,并不是事事如意,事事一帆风顺,为了筹募基金,法坤法师四处奔波,凡事亲力亲为,而且还会遇到许多阻碍...

    施性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2248085.html
  • 从净宗历史谈净宗义理

    生死’。是念佛一法,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,若智若愚通行之法。以其专仗佛力,故其利益殊胜,超越常途教道也。惟净土法门最不易使人起信,如"无生而生","无念而念"诸语,非深解心作心是之旨,安能无惑?故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1948500.html
  • 人生佛教导致弥勒净土的必将盛行

    三会中皆能;也就是说,对于现在的人类而言,只要对弥勒菩萨一点首、一弯腰、一鞠躬、一拱手、一合掌,或迎面目视者,已成为龙华三会种下了得因缘,这位也称为慈氏菩萨的,曾经修持慈心三昧而证了果位,祂用“与众生乐”的慈心来表达了祂度众的慈行;祂愿将一切法乐善境,没有任何条件施与众生,如今在所有丛林山门进入的四天王殿,首先映入眼帘的正就是弥勒菩萨,此即依下一尊成佛之示意,所...

    乐崇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4448558.html
  • “龙华三会”浅解

    以上、中、下三根之别,悉皆得道。根据《菩萨处胎经》,龙华三会所之众分别为:  初会:戒众九十六亿,凡有出家僧众能持戒者,当先之。  二会:度众九十四亿,虽未出家,但已皈依三宝,且能依戒奉持,恭敬供养者,皆当。  三会:度众九十二亿,虽未持戒,而能敬香礼佛,乃至一念称名,少分供养,生正信者,亦皆度之。  自古弥勒菩萨与阿弥陀佛信仰同为佛教徒所重,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稀有殊胜如下:  一、兜率净土...

    无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3348684.html
  • 花与佛教与生活

    花与佛教与生活   佛教讲众生有六种方法,称为六。从一朵花,也可以看出花具有六的精神:   布施:花开时流露清香,展现美丽的姿容,令人一见心生愉悦,带给人欢喜,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。  ...潮湿、寂寞,而后抽芽;乃至开花后,还要耐住风霜雨雪,以及蜂蝶采蜜时的伤害,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。   精进:一朵花,无论花期长短、久暂,总是努力散布花的芬芳香味,展现它最美的一刻;即使谢了,仍旧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4552209.html
  • 想起佛祖释迦牟尼

    有烦恼。出家人:却是为何?佛祖:因你尚未。出家人若有所思道:倘若我已呢?佛祖:仍有烦恼。出家人大奇:愿闻其详。佛祖:尚未尽这尘世之中的芸芸众生。出家人又问:若这世人之中有一人不能,您岂不是要永无休止的烦恼下去?佛祖摇了摇头:不会。出家人挠了挠头,大惑:我真的不能理解.请您详解。佛祖大笑:皆因我性空之内的众生已经。 这是故事也是事实,一行福薄才浅,未能领悟的事情太多太多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5053140.html
  • 最澄奏请建立大乘戒坛表

    若不敛迹于山中,不可成就也。伏望自今以后,天台之年分,每年季春(三月)十七日,差敕使一人,为奉登天之尊灵于比叡山院,依大乘,宗式如别。然则所传之佛乘,年年新兴。能传之学生,岁岁清净。不任诚恳之至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70957708.html
  • 什么叫做“涅槃”?

    概念;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。   含义多种:息除烦恼业因,灭掉生死苦果,生死因果都灭,而人,故称灭或灭度;众生流转生死,皆由烦恼业因,若息灭了烦恼业因,则生死苦果自息,名为寂灭或...尽,名涅槃。”佛教大小乘对涅槃有不同的说法。一般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。一个修行者证阿罗汉果,这时业报之因已尽,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,故称有余涅槃;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,称无余涅槃。   据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4468910.html
  • 释迦为弥勒转无上法轮复授当成佛记─弥勒法门诸经辑要(六)

     【本文提要:《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》〈三世等品〉第五中记录著佛与弥勒藉“佛之威神入众生微识皆令,此识教化非无识也,复次微识极微细过于微尘。此微尘识不可睹见。如来威神入彼教化皆令。”...三十二亿百千念,念念成形,形形皆有识,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。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,此识教化非无识也。复次微识极微细过于微尘,此微尘识不可睹见,如来威神入彼教化皆令。弥勒当知未有狐疑,此微尘识亦受...

    释明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80569506.html